我把青春献给你 ——我的农资18年

张宝印,山东有机园艺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山东省化工学院。自一九九八年来一直从事农药、农肥、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曾服务于泉林嘉有、广西田园、海南正业等企业,现为山东巧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和培训总监,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和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特聘农技专家。

张宝印 作者:张宝印


一个人在路上低着头走,我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偶然抬起头回望走过的路,才知道已经走过了漫长的一段旅程……

我经常开玩笑说,1998年的中国发生了二件大事:一是南方洪水大爆发;再就是我毕业了。

起于纠纷

我一直怀疑我的命运是故意来和我捣蛋的。小的时候掉进生产队时留下的大水坑差点儿被淹死,现在大学毕业了却被告知不包分配了。看着有关系、跑门路的同学高枕无忧幸灾乐祸的样子,一咬牙我加入了求职的大军……

我学的化学专业,第一份工作是化工厂的技术员。说是技术员,其实和跑腿打杂的差不多:扫扫地、打打水、抹抹桌子、看报纸。日子过的不温不火,平淡得就像每天喝的白开水。

转机是在1999年的春季,公司有一款产品在某个市场出了点问题,农户吵嚷着让公司赔偿且开口巨大。公司派业务员及当地代理商和农户商谈了很多次都达不成一致,在当地造成了很坏的影响。领导一筹莫展,赔吧?数额太大;不赔吧?负面影响又太大,而且代理商也扬言处理不好的话他也不再给公司做了。技术部李部长的意见是不一定是产品的原因,建议再做一次实验看看是哪方面的原因,但遭到了公司市场部销售部的领导们纷纷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很奇葩:万一证实是公司产品质量原因的话,农户会狮子大张口,要求公司加倍赔偿。他们的意见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给农户赔钱,息事宁人。

李部长在办公室唉声叹气,直骂市场部销售部不负责任、不敢承担,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李部长为人不错,平时我和他见面打招呼他也能回应,不像其他领导们一个个眼睛像长天上似的。这件事我多多少少也听说了一些,虽然细节不太了解,但也感觉不完全是因为产品质量的原因导致的,如果重新做下实验的话,说不定能弄清真相,还公司和产品一个清白。听了李部长的牢骚,我试探着说出了我的观点。李部长眼光一亮,问我,小张,这个事儿如果我们技术部承担下来的话,你能处理好吗?我点了点头。

记得那一天,李部长和我从下午2点聊到下班,又聊到晚上九点。和李部长从小餐馆出来的时候,北风呼呼地刮着,但我从骨子里都热乎乎的。

第二天,李部长在公司老总那里据理力争,公司终于同意了让技术部去农户那里重做实验,是产品质量的原因公司,公平赔偿客户损失;不是公司产品质量原因的话,一毛钱也休想拿走。看到形势逆转,市场部和销售部的领导向我们投来愤怒的目光。

事故处理小组由技术部李部长带队,我,还有一个中规中矩的王技术员组成,坐在出发的车上李部长和我们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和工作内容,王技术员还是中规中矩地频频点头,而我的目光却望向了窗外,窗外景色飞逝,我的心里却莫名有些的紧张,还夹杂着几丝兴奋……

和农户与当地代理商的交流非常困难。农户一口咬定就是产品质量的原因,让他的大棚豆角产生了药害,赔偿一万块是已经低的不能再低的了,没有必要再做实验。理由是周边十几个大棚,就他用了我们的产品产生了药害,其他人家没有用我们产品的,都长得好好的,一点事儿都没有!

我们争取代理商的支持,代理商也显得犹豫不决:“老百姓天天来门市闹,现在老百姓都知道我门市卖的药把农户大棚豆角打坏了,他们都不敢来我这里买药买肥了,还不如给农户些钱把这个事儿打发过去得了,你们公司如果嫌赔偿得多,我自己也掏腰包垫点儿……”我们对代理商说:“这不是赔不赔钱的事。如果是我们产品质量的原因,我们自会给农户和您一个交代;如果不是我们公司产品质量的原因,我们稀里糊涂赔了钱也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一是老百姓会说你卖假冒伪劣产品,影响你的声誉和生意;二是不弄清根本原因,说不定还会在其他地方出现这样那样的损失,对你对我们公司都没有好处。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按照我们的产品说明重新做次实验,弄清发生的真相。”在我们再三阐述利害关系下,代理商终于答应说服农户重做实验。

重做实验我们相当地谨慎,选棚、配药、喷药之后,我们开始了漫长的等待。观察、记录、对比……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甚至怕农户破坏我们的实验,我和王技术员晚上也轮班蹲守在大棚里。

三天、四天、五天、一星期过去了,还是没有发生农户所说的药害反应。我们欣喜了,心中悬着的一块儿石头终于落了地。农户开始犯疑:咋会这样呢?农户大哥脸红脖子粗地直搓手。犯猜思的不止他,还有我。看来农户没有诚心假造祸端陷害我们,可是他的问题原因又出在哪里呢?李部长和王技术员回公司汇报去了,留下我一个人查找问题的答案。通过细致观察和详细询问,终于找到了事情的原因。原来是当时正适值开春,农户大棚周围的麦田里有打除草剂的,正是由于刮风造成除草剂飘逸才引发了农户大哥豆角黄叶、落花、落荚,所以农户大哥才怀疑是喷了我们的药物产生了药害。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我又帮着农户大哥想办法解药害,对他的豆角采取缓解和补救措施。由于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虽然前期受到一点儿危害,综合产量反而比别的大棚获得了高产。由于对客户和农户认真负责,我们的产品也在当地受到了欢迎和热销。

在此之后,公司大会上,我向公司提出了要转到销售部的要求,因为我感觉销售离不开技术。

销售难乎?为之易也!

干销售离不开热情,尤其是农资行业的销售。

第一次进的市场是山东临沂,去临沂乘坐的是一辆大巴车。上午9点坐车,大巴车一路走走停停,不断吆喝旅客乘坐。经过近十个小时的一路颠簸,大巴车终于在傍晚时刻在一个路口停下了。下车吧,临沂到了,售票员说。到临沂了?这是临沂吗?我看了四周的荒芜,心中疑虑。这是路过车,不进站,售票员的话冷硬的像是脚下的马路。“哎,不是说好的进站的吗?”没等我问完,大巴车屁股一溜黑烟,突突地向前狂奔了,地上只剩下孤零零地我一个人。扛着提包走了快半个小时才找到一个公交站牌,稀里糊涂坐上了一辆公交车,又稀里糊涂地坐了几站地,又稀里糊涂地下车胡乱地吃了点儿东西,住下睡觉了。

第二天,按照搜集的市场资料,来到了临沂兰山农资大市场。说实话,长这么大我还没见过这么专业的农资市场。现在的你想象不到那时的农资业务员是怎么跑的,不像现在开着车,皮鞋擦得锃亮,挎着公文包牛逼哄哄的。我背着一个背包,里面装的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我手里拎着两个手提袋,一个里面装着厚厚的宣传材料,一个里面装着满满的产品样品和包装袋。离远了咋看咋像捡破烂似的。挨家挨户地拜访、留样品、发彩页,感兴趣的就往细里聊,不感兴趣的也要死皮赖脸的给人家要张名片或记下电话号码。一上午拜访了十多家客户,中午简单地吃点东西,下午又是重复上午的工作,脚和肩膀又酸又累又疼,心里不由得骂起自己:干嘛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带着,和逃荒似的。到了晚上,回到小旅馆翻看一天所拜访的客户名单:哪是重点?哪是意向客户?哪是拒绝的客户?提了哪些意见?提了哪些建议等等,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这可是自己辛辛苦苦一天的收获啊!揉揉酸累的脚和肩膀,不一会就进入了梦乡,困得连梦都没做一个。

次日,吸取了前一天的教训,把洗漱用品和衣物都留在了旅馆里,只提着一个装有样品材料和包装袋的手提袋早早来了市场,重复着单调的拜访工作。有一个孙姓的经理对我们的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竟然邀请我中午一起吃饭。听销售部老业务员说,一旦客户请你吃饭,就代表着事情差不多成了。我心里激动地砰砰直跳,难道说今天我就要开张了?吃饭的时候闹出了个大笑话:主食上的是著名的山东大煎饼,我第一次吃煎饼没啥经验,见孙经理裹巴裹巴就吃,我也是顺葫芦画瓢,裹巴裹巴也往嘴里塞,可无论如何也嚼不烂、咽不下,急得我满头大汗,很是尴尬。孙经理见状,乐得哈哈大笑,直说我笨——煎饼卷大葱煎饼卷大葱,你煎饼里不卷大葱也不卷菜的怎么嚼的动啊?弄得我烧鸡大窝脖脸红脖子粗,孙经理见状笑得更加厉害了。那顿饭,我不但没吃饱反而腮帮子累的都要酸了,直到现在我看到煎饼就感到牙疼。或许真的应了同事那句话,或许是我的笨拙、不做作让客户感到放心,当天下午孙经理在他的办公室就和我签订了代理合同。我销售生涯的第一单业务就这样完成了。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孙总转行做了生产,我们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向着挑战进发。 2000年,公司开发了一款新的产品,要求打开山东莘县市场。莘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县,却在蔬菜生产业内享有赫赫大名,享有“中国蔬菜第一县”、“中国香瓜之乡”、“中国蘑菇之乡”、“中国西瓜之乡”等美誉,农资市场容量之大,市场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莘县的李经理是个女强人,在镇农技站上班。李经理先是少量进了一部分货试试效果不错,但是市场上已经有一家同类产品在做了,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竞品已经领先一步的情况下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打压对手生存空间。我那时只是一个销售员,公司领导交代说,前期支持力度可以有可是不大,所以前期工作难度可能大点儿,要我有个思想准备。我那时也是毛头小伙一个,啥也没想拎包就去市场了。果不其然,莘县的蔬菜面积着实让人欢欣鼓舞,各种蔬菜瓜果应有尽有。但是竞争对手的产品先人一步,应占领了多半的市场份额。见到李总,做了简短的交流之后,李总立马展现出风风火火的泼辣性格,制定了“虎口夺食”市场方案:先以魏庄、燕店、河店为第一战场,董杜庄、十八里铺、邹巷为第二战场,妹冢、王铺、俎店为第三战场。竞争对手主要市场是第一战场,所以我们要在第一战场和竞争对手展开竞争,打破它一支独大的垄断现实,分得市场份额;第二战场相对第一战场来说,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稍微小些,我们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力争在第二战场投入主要力量打造自己的核心;至于第三战场则能争取就争取,给自己储备后续资源。效率就是胜利,效率就是生命,战略方案制定完毕我们立马展开行动。针对竞争对手第一战场的客户布局,我们采取了在对手邻居或附近就近开展的策略,建示范田一块儿又一块儿,开观摩会一场又一场,赠送、试用、体验,重点村重点种植户各个突破。早晨是顶着星星出,晚上是披着月光来。每逢集市雇宣传车巡街宣传,那时候没有U盘音频资料,就拿着有线话筒念自己写的宣传稿,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几天下来,嗓子又哑又疼,喝水也疼的难以下咽。李总身先士卒,比我们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也记不得几多坎坷崎岖,只记得公司领导来莘县视察工作的时候,我们瘦了,脸也黑了,头发长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当初的计划目标实现了!

多年以后的今天回头回望,莘县的工作经历仍记忆犹新,它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能力,磨练了我迎难而上的性格,我想这也是目前来说对每一位农资从业人员仍不过时的黄金法宝吧?!

做保姆?还是做参谋?

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因为种种机缘又从事了多种工作,卖过肥料,也卖过农药;做过批发,还做过零售;做过技术指导,也自己包地种过蔬菜大棚,直到三年前又加入了现在所供职的公司,从事我所热爱的农资销售工作。唯一不同的是从以前的毛头小伙变成了众人口中的“张老师”。

众所周知,当前国内的农资营销现状竞争可谓是异常激烈。营销模式推陈出新层出不穷,又是大客户营销时代,又是电商时代,你方唱罢我登场。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无论营销方式如何变化,都万变不离其宗一一那就是农资农资,农作物是核心,产品是资源,资源是为核心来服务的。凡是不以农作物为服务核心的农化也好营销也好都是不长久的。我们要做农作物的生活保姆,制定科学、周全的管理方案让它健康地成长;我们要在技术销售上做文章,帮助客户制定科学合理的成长发展规划。

我有个青岛的客户王总,也是我非常好的朋友,两年前他刚刚接触我们的产品,虽然感兴趣但是也很疑虑,怕是新产品不好推广,难以打开市场。为了打消王总顾虑,我们承诺只需他打第一车货的货款,剩下的事情由我们做。第一车货到了后,我们结合王总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决定以西红柿为主做“作物营养方案营销”,针对西红柿重点种植区展开工作。白天联络种植区域的零售商和大棚种植户,做调研搜集信息做课件,晚上在村委会或者大街上做西红柿高产方案管理培训。刚开始,零售商和菜农都人为我们和“xx忽悠团”一样,是来卖化肥卖农药的,听众甚少。但是听着听着就入迷了,因为他们发现我们讲课一不卖药、二不卖肥,讲的都是他们身边的案例,都是他们实际操作管理确实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一来二去,慢慢地了解了、熟悉了、信任了、接受了,你传我,我传他,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农户接受我们,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接纳我们,直到现在他们还主动地打来电话“张老师,啥时候来我这啊,我这里马上要换茬了,老百姓让你来讲课。”

面对代理商和零售商,我们要从他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帮客户制定短期工作开展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计划。因为卖产品容易,想发展难。产品线该如何整合和健全?如何打造他在当地同行中的核心竞争力?做产品还是做服务?如何适应当前农业的发展?如此等等。从事农资销售的时间越长越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做农资销售,要做农作物的保姆,要做客户的参谋。帮着作物健康茁壮成长,帮着客户发展壮大是农资销售的最高境界!

 

从一九九八到二零一六,这是漫长的十八年,也是短暂的十八年。

这十八年以来,和家人聚少离多,受累了妻子,疏远了孩子。

这十八年以来,有过挫折,有过打击,受过嘲笑也受过冷漠。

这十八年以来,有过失望,有过失败,有过失去也有过收获。

这十八年以来,从青葱小伙懵懵懂懂,成长为老成持重的家伙!

偶然有一天,女儿告诉我,爸爸,你长白头发了。我笑了,说,孩子,你都长大了,我还能不老吗?

当我敲下电脑键盘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心里说:农资销售,我把青春奉献给你,我不后悔!

评论(1条评论)

最新评论

  • 落花生—刘电基2016-12-09 11:16

    做农资销售,要做农作物的保姆,要做客户的参谋。帮着作物健康茁壮成长,帮着客户发展壮大是农资销售的最高境界

    1 0 回复

191原创

上一篇

行走在“三农”的创业路上

文龙农业,本名冀文龙,和同学一起流转土地,自己经营种植,也为种地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种植管理全程综合服务。成立河南甲加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农资农技部经理,从事规模农业服务工作。

文龙农业 作者:文龙农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