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很冒险的……

都说现在做农资难,可至少还有人在做,真正令很多人担心的是这一批农资人逐渐老去后,这个行业却后继无人。

我爱啃骨头 作者:我爱啃骨头

都说现在做农资难,可至少还有人在做,真正令很多人担心的是这一批农资人逐渐老去后,这个行业却后继无人。当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中国农村的现状,当越来越多的人走向了城市,他们发现,外面的世界很富有,能改善生活水平,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缭乱了他们的视线。当光鲜、稳定和辛苦、疲惫变成你必须要做的抉择,有多少人会选择回到农村来?大概不多,但总还是有的。


源于兴趣 终于责任

1989年出生的陈文娟同大多数女孩一样,最初都期望能找份安定的工作,可惜后来高中还没有念完就加入了父母的苗木生意,接下来也曾在其叔叔的农资公司上过两年班,但最终又回到了园林养护行业上来。几年的工作经历不算特别丰富,却挖掘出了陈文骨子里对植物、对生命的热爱:一旦发现植物“生病”,她甚至能不眠不休地观察它一整晚来寻找解决办法。

 

一个机会,陈文娟接管了一个在桂林农资行业做得很好的一家农资公司。

当被问及为什么愿意从事农资行业时,陈文娟坦言是因为有份热爱,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水果作物,她都始终怀抱着一颗敬畏之心,而接管公司以后,对员工负责、对公司负责的责任感就成了她不断继续向前的动力。


迷茫与无措交织 干劲与学习共鸣

虽然陈文娟在农资行业干过两年,但是管理一个团队的工作和以前的工作却是大相径庭的,但好在过去的人员还在、团队还在,公司依旧能按照既有的模式运转,截止到九月,公司17年的销售额已达到了1300万,可陈文娟却还是不满足。

 

是因为嫌钱赚得少吗?

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初涉农资经营管理,陈文娟对这方面几乎一窍不通,虽然表面看来公司在正常运作,但她深知这不是长久之策,当一个团队缺少真正有实力的领导者,当企业经营模式一成不变,当团队成员思维开始固化,企业便陷入了停滞甚至是走向衰败,因此前方的路于她而言始终笼罩着层层的迷雾。

在接管的这家农资公司以前一贯的做法中,农资销售对象从来仅限于零售商,他们可以给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却不会为其提供农资产品,但是在实际考察中,陈文娟却发现很多代理商的销售网点同时为零售商和种植大户服务。她不禁疑惑,自己也要这样做吗?拒绝种植大户的订单确实会减少公司利润,但若接受这部分订单岂不是会影响到零售商的销量乃至双方的合作关系?做终端还是做渠道,对陈文娟来说就像是一个选择题,她试图找到一条既能服务于零售商又能服务于种植户的途径,而答案却还未可知。

作为女性,在农资经销这个行业陈文娟也面临着比男人更大的压力。中国人习惯在饭桌酒席上谈生意、培养感情,但由于本身性格便不外向,再加上不是很会应酬、不能喝酒,陈文娟在接待客户时便显得不够圆滑有时甚至搞砸了生意,这个问题也是让她内心有些挣扎的。

 

但这种迷茫和无措没有变成陈文娟事业上的绊脚石,而是成了她不断努力的动力。当谈到最初的信念有没有发生动摇时,陈文娟表示她的斗志其实变得更强了。最初她被选为接管人,是因其做事认真实在、踏实肯干,不弄虚作假,而现在,她积极参加各种行业会议,结交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她知道自己经验少,所以多听、多看、多想,尝试从别人的想法经验中获得启发。陈文娟明白,只有不断革新理念她才能带领她的团队走得更远,才能不辜负大家的期待,也才能不辜负自己的梦想。采访中,陈文娟笑着表示,希望自己的农资公司有一天能够走出桂林,走向广西,这将是她下一阶段的奋斗方向。


抛去偏见 严守本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在大城市工作,因为城市里稳定、体面,尤其对很多父母来说,他们千辛万苦的供孩子读书就是为了他将来能够衣锦还乡,一旦孩子回农村务农几乎就是天塌下来一样的事情了。陈文娟的父母也不同意她从事农资经销这个行业,太苦、太累,是父母反对的最大理由,面对他们的不理解,陈文娟有时候也会觉得委屈、也会与之争论,但往往却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身边的朋友对此也是各持己见,近一半的人对陈文娟做农资销售持反对意见,在他们看来,农资行业太辛苦,陈文娟又是女孩,最恰当的生活方式就是找一份安稳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而另一半的朋友则觉得女孩如果有自己的事业就可以不依附于他人,就会变得更加独立自信。有个园林公司曾想以二十万的年薪聘陈文娟,事实上,这样的工资在桂林的上班族中已是不低,但陈文娟还是拒绝了,因为她觉得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为了梦想而拼搏更能令人愉悦,也更能实现人生价值。

 

因此,当被问到对许多“农二代”不愿接手父辈职业这件事有何看法时,陈文娟很平静地向我们讲述到:“每个人的志向本就不同,现在许多80后、90后的条件也都还可以,只要他们愿意学习,就可以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一些人去了城市之后同样能够做得很好,而一些不得志的便可能被劝说回了农村。

众所周知,广西的柑橘产业十分兴盛,这也吸引着很多年轻人回到了农村。据了解,陈文娟身边原本一些做保险、汽车销售的朋友辞去了工作种起了柑橘,而原本做园林行业的更是有近80%转头种植和农资销售,一亩地多达两万到五万的利润令这些年轻人前赴后继,其中又以沙糖桔和沃柑种植最多,几十亩乃至几百亩的面积所产生的利润就像一把巨锁,牢牢地将他们锁在了原地。只是假如以后种植面积一扩再扩,利润随之一降再降,再靠什么留住他们却是无人知晓了。


在众多从事农资销售的人员中,陈文娟和大多数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她觉得农资行业是一个有活的生命的行业,也觉得农资行业有前景——“因为民以食为天。”除了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陈文娟还希望能为在不肆意攫取土地、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进行农业生产助一臂之力,从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母亲。这个看似天真遥远的愿望,也定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现实。

评论(0条评论)

191原创

上一篇

草铵膦会成为“08年的草甘膦”吗?

还记得08年草甘膦的“疯狂”吗?随着草铵膦井喷期的到来,或许草铵膦会成为另一个“08年的草甘膦”?

191农资人 作者:191农资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