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未来才迷人
唯以不永怀,本名杨田甜,植物学硕士。2012年6月到2014年4月在九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残实验室负责农残以及重金属检测工作。2014年5月至今任江苏新南洋进出口有限公司登记部经理,主要负责农药境外登记工作。先后在《世界农药》和《中国农药》等农药相关杂志发表文章若干,如《欧盟基础物质申请资料要求模板和基础物质候选名单》、《关于植物生物刺激剂登记资料要求的建议》、《原药5-批次分析——对生产商和实验室的指导》、《关注农药杂质和相关杂质》、《欧盟农药新法规下低风险基础物质获准登记的机会》、《欧盟农药制剂变更的指导文件简介》等。
我正式进入农药外贸行业有两年多了,很想写一写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之类的东西,权当对自己这两年的总结。可当我坐在电脑前,准备动手时,却是思绪纷繁,不知道从何开始。两年来,我放弃了很多娱乐和消遣,放弃了很多和家人相处的机会,放弃了和朋友相聚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也会问自己,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呢?亲人朋友也跟我说,女孩子不需要这么累。当我实在累得撑不下去的时候,我也想过放弃,过那种混一天是一天的日子。但是,我的内心告诉自己,你做的还远远不够,你的才华和能力还撑不起你的小小梦想,只有趁着年轻好好学习。
进入这一行确实算是偶然,我在2014年4月底辞去原来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进入了现在的公司,当时并不知道具体的工作(想想我也是心大,不知道什么工作都敢来)。第一天上班时候,被告知工作是农药境外登记的时候,我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的,那时候公司也没有负责这一工作的同事,因此也没人能给我一些指导。当我在百度的搜索栏里敲下“农药境外登记是做什么的?”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无比的心虚。
等我花了半天的时间了解了这个工作的具体内容之后,我的内心告诉我:这是一项看起来很有意思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我应该做好它,我相信我也能够做好它。虽然身边没有人带着我,但是幸好有业内前辈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特别感激他们的分享精神。申继忠老师的那本《农药出口登记实用指南》我从头到尾看了三遍,笔记做了一整本,书里面有几个错别字我都无比清楚;此外,网上很多前辈们发的帖子,我都仔细的复制、分类、整理成文档,慢慢的学习;191论坛上关于农药和植保的资料五花八门,工作的前2个月每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我有一多半是泡在论坛上,从那么多资料中寻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
犹记得,我是在工作两个半月后正式开始做登记。第一个开始做的国家是泰国,对于很多前辈来说,这个国家要求很简单。但是对于一个刚做登记2个月左右的新人来说还是有些难的,技术资料的每一项代表什么?应该怎么填才合适?分析方法找不到怎么办?找到的资料是中文的,我要怎么翻译成英文……那时候,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这些问题,真的害怕自己抑郁了。当我把做好的第一份资料战战兢兢的交给登记代理,他检查后告诉我OK,心里的大石头才放下。从那以后,各个国家的登记陆续地进行,就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操作了6个国家的登记,其中4个国家是自主登记。提交了上百份的登记申请,经我手邮寄出去的样品有两百多份,现在想想还觉得不可思议。
登记工作复杂而繁琐,而且持续时间长。大到与客户与代理的反复沟通,小到每一份样品的准备与邮寄,都在技术上有相当高的要求,需要掌握农药剂型、工艺、使用技术和植保等方面的知识。日常工作中需要与工厂、政府部门、代理、客户以及公司其他各部门交流与沟通,都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对个人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想要放弃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能够胜任别人不胜任的工作,能够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这才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在农药登记的实际工作中如果稍不留神,或考虑不周都可能会出现问题,给公司造成损失。一次,我们在给泰国政府提交农药样品时不曾想到工厂寄来的样品会出质量问题,就直接寄给了泰国。结果经过泰国主管部门的检验,发现我们的几个样品中有一个样品不合格。经过跟泰国方面沟通才知道原来是工厂和泰国方面对样品浓度的表达方法不一致:工厂是重量百分比(25%),而对方是质量体积浓度(250g/L)。很多液体制剂产品的表述方法都有这两种,如果不事先取得一致,就会闹出麻烦。这也许是新人在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对于一名登记人来说,平时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当然有时候也有很多精彩的点缀,让你不经意间酸甜苦辣都尝遍……
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之外,我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提高,大量浏览国内外有关农药登记和管理的文献,不但学习和总结,并试着撰写文章发表。在英语水平上的提升,是我最骄傲的进步,虽然还没有达到“把英语说成自己母语一样”的目标,但是日常交流基本没问题。专业文章的翻译,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都越来越精准和成熟,也让我在这方面有所收获。从2015年六月份开始,我开始尝试着翻译国外有关农药的专业文章,经过自己的修改和重新编译,试着发给杂志社,没想到就发表了出来,先后发了3篇文章。后来还有杂志社的编辑主动找到我,请我翻译,这也是无心插柳吧。另外,受前辈提携,与他一起合编了一本全英文的专业书《农药出口登记必备入门阅读》。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登记人提高专业英文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当然,这过程得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我知道了原来书B5还分国际标准尺寸和中国尺寸;我发现原来印刷的纸张有那么多种选择;书籍的装订精装和简装价格相差那么多……从封面的设计到专业排版,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确认修改,看到手里印着自己名字的书时,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这些虽不是我的专业知识,但是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
吸引力法则说如果把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吸引而来。这一路走来我所经历的让我越来越相信这个法则,虽然听起来可能有一些唯心主义,其实我更倾向于它是一种自我鼓励,自我暗示,让你在不知不觉之中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为着心中的梦想努力。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之前不断选择的结果,都是有迹可循,有因有果的。
从小学的课本上我学到了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我才知道这个世界原来是那么大,我们每一个人是那么渺小。从那以后,每当仰望星空,看着繁星满天,我就在默默的想:这一辈子无论如何都要到世界其他国家去看看,去看看他国的星空是否更加绚烂。为此,我常常在脑子里幻想自己独身闯天下的情景,并假设自己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的方法。后来,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我们有了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平时在网络上我会有意无意的看世界各地的同胞们发的各国的风情帖;注册各种国外的交友论坛,用自己蹩脚的英语和他们交流,也因此认识了一些不同国家的朋友,现在偶尔还会与他们交流问候。现在很多时候会庆幸那些经历,有很多不经意间获得的小知识和小经验,让我不会显得那么无知。
在进入这个工作岗位之初,我并没有想太多能否实现出国梦。但是,有些事情是挡不住的,也许是因为我的努力工作和做出的成绩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公司领导便放手让我和同事去了遥远的肯尼亚出差,参加展会,这是我首次出国,也是当初没有预料到的收获。
虽然我的英语水平很有限,但是在那种场合只能硬着头皮上。展会上,我第一次在国外和老外用英语进行沟通,了解当地农药登记要求,产品销售渠道,聆听当地官员的专业报告。肯尼亚官员的英语口音很重,很难听得懂。在听他们讲解当地农药市场和登记要求时,我勇敢地针对听不懂的事情进行提问。由于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有限,我就在提问前先把要问的问题用英文写好了,然后再说出来。还好,那些官员能听懂我的意思,并热心反复地解释给我听。会议结束之后,官员们来我们公司展位访问,我又趁机把会议上没有时间问的问题再提出来问他们。听不懂的和说不明白的我们就采取在纸上写出来的办法来沟通。总之,拉下面子,不怕人笑话,拿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想方设法把问题搞清楚。就这样,我基本把想要了解的事情比如当地农药销售渠道、登记申请人资格、登记资料具体要求、登记申请程序、登记授权方式和限制以及销售授权方式等等问题都弄清楚了。我还利用QQ和微信把了解的情况实时传送给国内的农药登记群,与同行分享。最后,由群主根据我提供的信息写出了一篇短小的总结分享给大家。
这回首次出国经历对我确实是个挑战也是个机会。这次经历提高了我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所收获的也出乎了我的预料。
农药行业发展迅速,现在似乎到了一个看不到希望的低谷,很多公司都在不断的尝试,寻找新的商机和出路,但是未来会如何谁也无法预料。可是,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探索的精神,这也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未来未知才迷人,不是么?
最新评论
未来未知才迷人,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