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橘前路在何方? ——专访荔浦砂糖橘种植协会会长覃继炳
砂糖橘这几年的暴发户太多了,导致盲目地扩张,根据我们对市场的预测和推算,砂糖橘明年可能会出现烂市,烂市最可怕的是弃荒,弃荒就会导致大面积的黄龙病爆发……
“砂糖橘这几年的暴发户太多了,导致盲目地扩张,根据我们对市场的预测和推算,砂糖橘明年可能会出现烂市,烂市最可怕的是弃荒,弃荒就会导致大面积的黄龙病爆发。”
在第八届柑橘健康管理全程解决方案研讨会上,来自深圳怡南果业李志桃经理的一番话,着实让在场的种植户吓了一跳。
但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荔浦砂糖橘种植协会会长覃继炳认为,影响砂糖橘价格的不是产量的多与少,而是果品的品质。在未来,散户会因规模小、管理差而逐步地被市场边缘化,而大规模、现代化管理的果园将会得到良性发展。典型的代表就是荔浦砂糖橘产业。
(覃继炳在柑橘会议上介绍荔浦砂糖橘的发展)
据了解,荔浦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胆引进砂糖橘试种,在当地政府大力实施“优果工程”的引导和扶持下,形成了以修仁镇为代表的砂糖橘核心示范区,极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荔浦县总的耕地面积约是37万亩,而砂糖橘的种植面积已经接近26万亩,2015年农民的产值接近80个亿。在荔浦,甚至有“10万元不算富,20万元才起步……100万元也不在少数。”的顺口溜。
(荔浦砂糖橘)
在会议间隙,191农资人有幸采访了荔浦砂糖橘种植协会会长覃继炳,了解砂糖橘在荔浦的前世今生。
采访:191农资人主编金绪博,以下简称“金绪博”
受访:荔浦砂糖橘种植协会会长覃继炳,以下简称“覃继炳”
技术提升品质,品质提升价值
金绪博:您认为荔浦砂糖橘会不会出现今天会议上提到的“烂市”现象。
覃继炳:预防“烂市”,提升品质是关键。荔浦砂糖橘能够走到今天,是经过了18年、两代人的努力,在这十八年的时间都是只做这么一件事。我们也有过卖8毛钱的时候,但是这些人都没有灰心,继续种,很多农户都是把果园当自己的小孩子来呵护他,到这几年的均价都在4块钱以上,造就了一千个100万到1500万的种植户。我觉得这不是偶然的,是我们技术的摸索和品质的上升。
(覃继炳接受191农资人记者采访)
金绪博:从8毛钱到4块钱,如何实现这样的跨越?
覃继炳:还是品质的提升。特别是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和扶持很大,在当地推广了“三避”技术,在全国砂糖橘盖膜最开始是荔浦,通过复制,慢慢地在周边也开始这么做了。
盖膜的成本现在是800块钱一亩,但是它可以用到3-4年,平摊下来一年200块左右。它主要起到了防冻、防雨、保暖的作用,在这样的条件下,砂糖橘的个头均匀,着色漂亮,而且糖度很高,整体品质上去了。
另外一点,是有效地错开上市时间,使用盖膜后,可以把水果保留到春节前后。在此之前谁也不敢把果留在树上,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下冻雨。有了膜我们就有保障了,价格好,采购商过来谈,我可以卖,价格不好,我可以不卖。
抱团取暖,合力共赢
金绪博:协会也是政府主导成立的吗?最开始怎么想到成立这样的协会?
覃继炳:荔浦砂糖橘种植协会是民间团体,当然,它是受民政局约束的。协会成立于15年元月8号,现在已经有7个分会。
荔浦县果农早已不局限于本地的发展,现在已经辐射到广西73个县市的70%的县市。14年年底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果好卖,当地的一些人眼红,想不劳而获,就威胁果农,以后卖果要通过他们,达到垄断当地市场的目的。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我们感到有一种危机感,如果环境不好,那么采购商不敢过来,中介也不敢过来,那我们种的果卖给谁?当时我们马上组织人召开了一个会议,商讨这个事情,找县里政协主席,他的想法跟我们一样,马上去调研,回来后告诉我们怎么成立这个协会,当时我们预期动员150 人,结果到场400多人。成立这个协会后,抱团取暖,那些人想出来就没胆量了。
(荔浦砂糖橘种植协会部分参会人员)
金绪博:除了您讲到的这一点,协会还给会员创造了哪些价值?
覃继炳:首先还是在维权这一块,能够保障会员的切身利益,很多事情协会出面和当地政府谈要方便很多。
其次在贷款上,协会的会员,不用任何担保,只要拿合同去押到银行就可以了,贷个十万八万,利息也比较低。像现在农发贷、大北农也主动地和我们合作,在资金这一块给我们很大帮助。
还有就是农资采购,如果种植户去农资经销商那里买,价格比较高。协会会根据这个季节要施什么肥,大家集中一起买,可以和厂家议价,节约了农户成本。包括刚才谈到的盖膜,我们也是定制的。
砂糖橘的销售通过协会也比之前方便了,因为协会都有种植户的信息,采购商在这里就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再通过电话和果农洽谈合作,减少中间很多环节。
最后还有一个优势,荔浦在这些年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种植模式,协会就承担了向外推广传播的作用。
加强技术交流,联防黄龙病
金绪博:我们知道,广东砂糖橘产业就是因为黄龙病被击垮,我们荔浦早年也受过黄龙病的肆虐,对于砂糖橘种植新区,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191农资人主编金绪博)
覃继炳:从技术层面讲,黄龙病肯定是可防不可治的。政府一定要重视,强制性地防治很关键。发现病树的话,我们一律先把病树消毒以后再砍掉。黄龙病形成原因跟用肥也有关,大量使用无机的东西,导致土地酸碱化、板结等问题出现,容易造成根系出问题,营养吸不上来,形成叶片黄化,农户就放弃了,一个果园如果是半年没人管,后期全部没有用了。砂糖橘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排水系统一定要搞好,很多人不知道,砂糖橘不管你天气多么旱,都没问题,他最怕的是水。
从合作的角度来说,我建议那些新种植的农户可以和我们协会交流,我们很乐意把我们种植的技术和大家分享。我们以前吃过这个亏,比如我们果农在其他地方租地来种,他们也有农户在这么种,我这边管理好了,他那边没种好,到时候是两败俱伤。所以,我希望所有的种植户多交流。荔浦在种植砂糖橘这块已经很成熟了,希望新的种植户跟着我们走下去,少走弯路,只走捷径。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了。
金绪博:荔浦砂糖橘,现在可以说是广西的一张名片,您认为,它改变了我们什么?
覃继炳:砂糖橘的确改变了我们,让农户能在这个特色产业上创造价值。像我们有一家农户,叫黄家龙的,之前男的在家简单地种点水稻,女的做点手工。2011年,他们去租的50亩地,到第三年的时候,第一次采摘的收入就接近80万,把他们三年全部的成本收回,还挣了40多万。当然,他们能吃苦,基本上没请人工,这是比较典型的。
通过种这个砂糖橘 ,很多农户家里都是小别墅,地面面积都是150-200多个平方,搞个2层多。种植砂糖橘的,每家每户至少都有两部车,像种植面积大的,买Q7、Q5都是团购的。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在特色种植上走得更远,也造个“华西村”出来,买几辆直升机回来,所有的客商来到荔浦,先请他们坐飞机欣赏我们这边的美景,游桂林好山水,吃荔浦砂糖橘!
金绪博:感谢您接收我们的采访!
覃继炳:也谢谢你们对我们荔浦砂糖橘产业的关注,191农资人是一个有价值的平台,希望在技术层面我们有更深的合作!谢谢!
荔浦砂糖橘种植协会合作电话:0773-7166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