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声:继续种玉米不是傻!
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1 临储取消
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于2016年3月38日
2 有条件的托底收购及补贴
国家托底收购范围不包括《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确定的东北冷凉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区。
——黑龙江省黑河市副市长陈洪生
“镰刀弯”地区在东北包括东北冷凉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区。东北冷凉区为高纬度、高寒地区,包括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第四、五积温带以及吉林东部山区,≥10℃积温在1900-2300℃。北方农牧交错区为连接农业种植区和草原生态区的过渡地带,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等省(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今年补多少?我说今年补完了加上卖的肯定低于一块钱,市价降下去了政府给农民补贴不会比去年价格更高。对主产区的农民补贴,我给你的补贴是玉米价差的补贴,但是对于非主产区的农民来说,你再种玉米不能给你,你不种玉米我才能给你。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根据吉林省粮食部门的测算,近两年,吉林省农民种植玉米的成本大体在每市斤7毛5分钱。也就是说,在现有成本下,如果玉米跌到了1500元/吨,农民种粮收入和成本基本持平。而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最可能在一亩地170块左右。
——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春富
3 陡然变化的价格和迟钝变化的种植面积
去年开始玉米一降再降,因为价格低,我手里留了一些玉米,但到现在为止玉米价格也没有上涨。去年种了近百亩玉米,但由于价格下滑,收入降低不少,今年打算减少玉米种植面积。
——内蒙古地区种植户温秀
玉米价格最近几年从来没有卖到这么低的价格,今年不知道是怎么了。今年玉米收购商明显没有往年多,即使我们想低价卖出也很难。玉米价格会不会继续跌下去?
——河北(不执行收储政策)种植户刘守民
今年,自己的玉米在市场上只卖了9毛多一斤,村里还有传言,到了秋天,玉米会跌到7毛多一斤。照这样计算,如果今年三垧地全种玉米,收入会少很多。家里有四十五亩,今年三分之二的土地由玉米改种了土豆。
——吉林省种植户小谢
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种黄豆,前几年看到别的农户种玉米效益好,今年也想跟着种,结果赶上了‘镰刀弯’调减玉米面积。玉米种子和玉米肥早就定好了,货款也付了,你说这玉米我种还是不种?
——黑龙江种植户王龙林
玉米种子退不了、换不了!厂家的订单早就签好了,种子也运过来了,肯定换不了别的品种。即使玉米种子退给我,生产厂家也不会退货的。
——黑龙江经销商鄂彦波
有一个合作社,几百万元的玉米烘干塔都建完了,你说现在不让种玉米了,他们烘什么?
——黑龙江某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王凤新
由于对国家政策的持续关注和玉米市场的走势分析,农场在年初就将玉米种植面积进行了大面积下调。年前订的一批种子价格相对便宜而且数量少,年后预订的种子涉及面积比较大。
——黑龙江某农场副站长秦少波
4 一意孤行种玉米VS另择品种
种杂粮一点保障都没有,芸豆一斤只有几毛钱,亩产还很低,一亩地也就打200来斤,而且几乎没人收。如果是种玉米,即使价格跌到4毛钱一斤,一亩地打1300多斤粮,一亩地还能有500多元收入,还不至于赔得太厉害。
——黑龙江经销商鄂彦波
我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哪怕是六毛钱一斤,咱也得种。800多亩的土地一下子还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替代作物,所以还得咬牙继续种玉米,不说自己赚不赚钱,起码先把土地的租金挣回来。
——山西某家庭农场场主胡梅花
杂粮价格是随行就市的,多了就不值钱了。合作社有这么多地,是不敢大面积种植杂粮的。这个区域有很多漂筏沼泽地带,马铃薯种薯种下去就烂了,只能用玉米来调茬。
——黑龙江某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王凤新
现在大豆价格涨了,还有政府的大豆补贴,我们一公顷地大概能赚700-800元,种植大豆会比玉米带来更高的回报,今年计划将自己80%的土地改种大豆。
——黑龙江省农民王忠海
5 前景如何
玉米并不是第一个实行新政策的品种,作为先行者之一,2014年开始,国内棉花政策由收储改为直补,郑州棉花期货价格由20000元/吨一路下跌,近期跌至10000元/吨附近。而玉米受下调临储价而引发的快速下跌行情,与当年棉花下跌的情形如出一辙,如果玉米真的会如棉花一般长期下跌,那么未来玉米市场的下跌之路可能还会很长。
——南华期货研究员傅小燕
我们知道大豆和玉米在种植面积上存在竞争,因此当中国政府扶持玉米价格时,种植大豆的农田就改种玉米了,因种玉米更有利可图。如果在自由市场下,当然会有一些农田改种大豆。
——澳大利亚某农业基金主管AdamDavis
评论(0条评论)

请先登录